简析
低温恒温槽的温度测量周期与数据处理
低温恒温槽主要有三种循环方式:内循环,外循环,内外双循环,内循环通常是指在控温仪器内部进行的实验。外循环通常是指在控温仪器外部进行的实验,控温仪器是密闭的。内外双循环,通常内外双循环的控温仪器是开口的,外接仪器和槽子都要参与循环。
低温恒温槽的温控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低温恒温槽系统的稳定和温控的精度,劣质温控系统造成低温恒温槽的频繁报警,甚至停机。所以只顾考虑价格,常常忽略了恒温槽的重要部件,后造成的人力消耗、生产损失远远大于省却的部分。
低温恒温槽温度测量数据处理根据读取的数据与测量器具的误差修正值,来确定恒温槽温度的准确性与槽温的波动范围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即:
恒温槽实际温度=测量器具的读取(显示)温度+误差修正值;
如果准确度(如25℃/37℃等)不符合要求,可根据测量结果对恒温槽温控器的参数进行更改,使槽温符合要求;如果恒温槽的波动范围超出标准要求(如±0.05℃/±0.01℃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调整室内环境温度、调节恒温槽温控器的参数、调节冷源温度等办法来解决,如果仍然无法符合要求,需要找设备维修人员对恒温槽进行检修,直至符合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低温恒温槽温度测量周期
每天上班后需对恒温槽进行测量,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恒温槽使用时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并填写《恒温槽温度测量记录表》,对于±0.01℃的恒温槽(或有特殊要求的恒温槽),还需将监控温度的热敏电阻器的阻值每2小时记录一次。如在恒温槽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需立即对恒温槽进行测量,保证温度的准确性。
低温恒温槽温度测量的操作、检验与监督恒温槽温度的测量由恒温槽的使用者操作,工序检验员抽检,每十天由技术部专职人员对恒温槽的温度进行一次监督性检验并记录。达不到上述要求应尽速整改,必要时该恒温槽生产出的产品应返工,对有关人员应作相应处理。